当前位置:乐动体育在线客服 > ldsports官网app  > 植物知识 > 异域相传:苦瓜自古就称“苦瓜”吗?漫谈我国古代的苦瓜发展史
手机版

异域相传:苦瓜自古就称“苦瓜”吗?漫谈我国古代的苦瓜发展史

发布日期:2024-12-12 17:12:47 来源:乐动体育在线客服 阅读:1.41W 次
  苦瓜原产南亚热带地区印度,现广泛分布于热带、亚热带、温带甚至寒带地区,而东印度和东南亚栽培历史最为悠久。作为外来的农作物,在距今六百多年前传入中国境内,并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。
  
异域相传:苦瓜自古就称“苦瓜”吗?漫谈我国古代的苦瓜发展史
  苦瓜传入中国后,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栽培,形成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苦瓜种质资源。在中国至少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,这不仅改变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,满足了瓜类蔬菜的季节供应,也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在长期的驯化和培育过程中,其果实在重量、苦味方面得到改进,且品质优良、产量较高,现已成为夏季的重要蔬菜。
  
  一、苦瓜的起源及其名称由来
  
  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苦瓜原出南番。中国古时所称的“南番”,多指今日东南亚或东印度一带。由此推断,苦瓜原产地应在东南亚和东印度一带区域。
  
  史料证明,苦瓜原产于亚洲热带区域是无疑的,而现在则广泛分布于热带、亚热带、温带甚至寒带地区。东南亚和东印度栽培苦瓜历史悠久。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在1936年版的《蔬菜园艺学》记述:"苦瓜原产于东印度,我国自南番传入。
  
  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的《辞海》载: 苦瓜,俗称“锦荔枝”、“癞葡萄”,葫芦科。原产印度尼西亚,我国广东、广西等地栽培较多。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的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》载:苦瓜,别名凉瓜,古名锦荔枝、癞葡萄。嫩果中糖甙含量高,味苦。多食用嫩果。
  
  苦瓜是一种特殊的瓜果类蔬菜,因其具有苦味而得名。苦瓜虽苦,但营养价值高,并别具风味,其原因,是由于果肉中含奎宁、糖甙、多肽、植物胰岛素等多种物质,极受大众的偏爱,具有一般蔬菜不可比拟的神奇功能作用,如降血糖、抗癌、抗菌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。
  
异域相传:苦瓜自古就称“苦瓜”吗?漫谈我国古代的苦瓜发展史 第2张
  苦瓜起初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来栽培,深受人们喜爱。后来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,就多作为蔬菜栽培。我国幅员辽阔,苦瓜传入我国后,形成了丰富的品种和类型,再加上各地的方言与风土人情千差万别,苦瓜在各地的名称也各种各样,在各朝代的称呼也不尽相同。
  
  1、宋代的苦瓜
  
  关于苦瓜传入我国的时间,史无明文,南宋以前,没有相关的文献记载。南宋陈大震主编的广东方志《南海志》中已有关于"蒲葵"的物产记载,“蒲奠”是苦瓜的别名之一,如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仍叫苦瓜为“蒲葵”。可知早在宋代苦瓜就已传入中国,这一点在文学诗词中也能找到旁证,如宋代释梵琮有“一番花落成空果,信手拈来是苦瓜”之诗句。南宋高僧普济撰写的《五灯会元》中有“哑子吃苦瓜”。从这些诗句都可以看出宋朝已有苦瓜。
  
  宋元之后,苦瓜种植普遍,连元大都所在的北京,市民也兼有种植。熊梦祥在《析津志》中将苦瓜作为“菜之品”中瓜类来加以列举。
  
  2、明代的苦瓜
  
  明代至今,苦瓜在我国见于植物图谱的记载,迄今就有610年以上历史,明代正式植物图谱记载最早见于1406年的《救荒本草》,是明代早期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植物图谱。当时苦瓜是饥荒时才食用,防止饿死。
  
  苦瓜的最早入药记录详见于约成书14-15世纪的《滇南本草》。《滇南本草》 第2卷的《苦瓜》篇中记载:"苦瓜,味苦,性寒。入心、脾、肺三经。除邪热,解劳乏, 清心明目"。
  
  明代《永乐大典》引《图经志》曰:“一云浮突,即苦瓜也”,广东口语“浮”“蒲”读音相似,“浮突”即为“蒲葵”。嘉靖《广东通志》载:“苦瓜味特苦,俗名蒲突。”
  
  二、苦瓜的传播与发展
  
  1、苦瓜在宋代传入中国
  
  苦瓜传入中国的时间至少在北宋时期,当时被称为“锦荔枝”,南宋时期有了苦瓜之称。元代时期苦瓜已有多量栽培,并由南向北传播。熊梦样《析津志》记述:公元13世纪,北京(当时称大都)已由南方引人苦瓜栽培。1406 年,明代朱橚撰《救荒本草》中已见苦瓜之记载:“内有红瓤,味甘,采黄熟者食瓤。”但只说是吃瓤,未言瓜肉可食用。
  
  苦瓜相传是由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从苏门答腊携带回国,这与苦瓜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北宋时期的观点并不矛盾,苦瓜有许多品种,陆续引进和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大。印度尼西亚是苦瓜的原产地之一,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永乐3年6月15日(1405年7月11日),永乐5年九月初二(1407年10月2日)回国,苦瓜疑为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,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。
  
  费信跟随郑和下西洋,其中在《苏门答腊国》记述:"其有一等瓜,皮若荔枝,如瓜大。未剖之时,其臭如烂蒜;剖开如囊,味如酥油,香甜可口。"可见这里都是将苦瓜当作瓜果来记载的。
  
  1639 年,明代徐光启在《农政全书》则记述:“南中人甚食此物,不止于瓤;实青时采者或生食,与瓜同,用名苦瓜也”,说明当时已经开始食用瓜肉。至明代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正式将苦瓜列入蔬菜部类。
  
  元代,苦瓜已经普遍栽培,苦瓜广泛传播至中国的南方和北方,也得到大众的认知。从元曲歌词中可以得到印证,“甜瓜苦瓜黄金镀”。由于苦瓜多汁且清热祛毒,适合入菜,逐渐发展成为餐桌上常见的菜品。
  
  2、日本江户时代苦瓜与中国传入
  
  苦瓜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,也传入了日本。1603年(日本庆长8年)在长崎刊行的《日葡辞书》中出现了“苦瓜”一词。1649年(日本庆安2年)刊行的林罗山的《多识篇》(卷之三,菜部)中,收录了“苦瓜”“豆留礼伊志”“锦荔枝”的名称、并记为“救荒”之用。冲绳与中国的渊源很深,从冲绳文献记录上看,1713年刊行的《 琉球国由来記》里有苦瓜的记载,但传播进日本的年代尚不明确。大部分观点认为14世纪末或江户时代由中国传入日本,苦瓜当时作为药材之用。在18世纪才开始在冲绳县作为食用栽培。
  
  冲绳县是日本国内出名的长寿地区,他们长寿的秘诀与苦瓜有关,苦瓜是冲绳人钟爱的食物。当地人喜欢用苦瓜炒蛋或炒猪肉,因为苦瓜的苦涩可以用肉味盖过,苦瓜沙津、苦瓜面豉汤、苦瓜腌菜等是冲绳以苦瓜主打的特色小食。
  
  目前,日本的苦瓜栽培,以西南诸岛和南九州为多,冲绳县产量占整个日本的31%左右位居第一位,第二位以下的有鹿儿岛县、宫崎县、熊本县和长崎县。2016 年日本苦瓜总种植面积达到937hm ²,产量达20 789t。
  
  三、 苦瓜的为什么受大众的欢迎
  
  随着苦瓜的传播,人们对于苦瓜品名性状的认识也逐渐丰富起来,从原本只局限于一种瓜果类到后来的可食用蔬菜,苦瓜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从古至今,苦瓜作为蔬菜界的另类,受到大众的欢迎,原因是其不仅有食用价值,还有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。
  
  1、苦瓜的食用价值
  
  苦瓜嫩果和成熟果实都可食用:成熟果实内的红色瓜瓤味甜清香;未成熟的嫩果果肉柔嫩,口味稍苦。成熟的苦瓜相对于嫩瓜而言,苦味减轻,寒性有所降低,滋养作用更加突出,嫩瓜则因其味苦更能达到清热消暑的功效。传统的苦瓜做菜方法多以炒食为主,比如清炒苦瓜、苦瓜炒蛋、苦瓜排骨汤等。
  
  2、苦瓜的药用价值
  
  苦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,素有“药物蔬菜”的美称,传统医学认为其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实和种子均可入药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,提到苦瓜属于寒性食物,适用于热病,解劳乏,清心明目。可见苦瓜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身体,而是通过调节作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。
  
 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苦瓜对多种细菌和部分酵母菌的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力,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。
  
  3、苦瓜的观赏价值
  
  苦瓜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,其果实幼嫩时果皮或洁白如玉,或翠绿欲滴,表面生有许多瘤状物,待果实成熟时呈橘红色,色彩艳丽,惹人喜爱。苦瓜花春夏交接时绽放,藤蔓生长茂盛,夏秋又有红果累累,是南方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,可种植于公园、花圃、庭院内供人观赏,还可作藩篱用。近年来,苦瓜逐渐发展成为庭院美化和立体栽培的佳选,充分体现了苦瓜的观赏价值。
  
  苦瓜易生长,藤蔓密密麻麻,因其结构连绵不断,枝藤缠绕交错,取多子多福之意。苦瓜图纹作为清代瓷器上的常用纹饰,生动传神,常被引用为祝颂家族兴旺、子孙延绵不绝。
  
  四、结语
  
  总之,古人食用苦瓜由来已久,苦瓜营养成分很高,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,位居瓜类之首,具有养血益气、滋肝明目的功效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。不管是炒、腌、蒸、酱、晒,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出苦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。不仅如此,苦瓜还可捣成苦瓜汁,尤其在夏日饮用,有助于清热益气、补肾健脾。苦瓜也从瓜果逐渐发展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见时蔬。
本文链接://www.copywerket.com/yanghuazhishi/zhiwu/87684.html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