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花礼仪:多为大盆栽培,用缎带包卷支柱,盆外裹上薄包装纸,结上缎带以添华美之感。
花名来源:花瓣向后反卷是重要的特征,花名来源于拉丁的“惊叹”“美丽”之意。瓣缘呈波状的花瓣,表现出超越现实的美丽。
说其多用,主要是因为嘉兰的种子、果壳和块茎中均含秋水仙碱。秋水仙碱不管是在医药上还是在农业和园艺上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。其次是嘉兰花的奇异性而具有的观赏价值。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病始于1820年, 1945年被提纯后便成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典药物。此外,秋水仙碱在临床上,还可用于假痛风、家族性地中海热、血清病、结节红斑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殿和皮肤坏死性血管炎的治疗。由于本品对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能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,其结构的C环与纺锤体微管蛋白结合,阻止其聚分反应,阻止纺锤体形成,使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,而致细胞死亡,因此又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。在农业上和园艺上用于诱导多倍体和无籽果实,对粮棉等作物亦有良好的增产作用。
嘉兰作为一种野生花卉,它有着奇特的外形和艳丽多变的色彩,即蕾时绿色青椒状,初花时仍为绿色但爪状,待花瓣完全展开时,边缘具皱波状的线形花瓣轻盈、飘逸地向上翻翘,此时,花瓣的中部变为黄色,瓣尖为鲜红色,且皱波状的边缘嵌着金色,酷似一盏盏燃烧得正旺的火把,那么热烈,那么摇曳。第二、三天,花瓣的基部、中部从绿色、黄色逐渐变为橙色、橙红色至鲜红色。因而盛花之时,在林缘一片金红。
利用及保护建议
在国外,生产秋水仙碱多从秋水仙植物(Colchicum autumnaleL.)中提取,该种植物在我国没有分布。国内生产的秋水仙碱主要是从丽江山慈菇(Iphigenia indicaKunth et Benth)的鳞茎中提取。而用嘉兰作为秋水仙碱原料植物生产的秋水仙碱仅为极少数。我国秋水仙碱植物资源较为缺乏,为了扩大秋水仙碱植物资源,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对百合科、石蒜科等科的122种植物进行筛选,均未发现新的含秋水仙碱植物。目前,我国所用秋水仙碱主要靠进口,价格昂贵,货源紧缺。加上丽江山慈姑的野生资源因长期只收不种,也日渐枯竭。因此,应加快合理开发嘉兰这一秋水仙碱原料植物,积极开展引种驯化、人工栽培繁殖、推广种植工作。同时,就其野生状态的濒危性进行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。